蓝莓种植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蓝莓种植 > 技术资料 > 蓝莓种植
蓝莓僵果病防治
0
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   发布日期 : 2015-07-15 20:03
僵果病是蓝莓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,由Monilinia vaccinii-corybosi真菌侵染所致。在侵害初期,成熟的孢子在新叶和花的表面萌发,菌丝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发育,引起细胞破裂死亡,从而造成新叶、芽、茎干、花序等突然萎蔫、变褐。3~4周以后,由真菌孢子产生的粉状物覆盖叶片叶脉、茎尖、花柱,并向开放花朵传播,进行二次侵染,最终受侵害的果实萎蔫、失水、变干、脱落,呈僵尸状。越冬后,落地的僵果上的孢子萌发,再次进入第二年循环侵害。
    据调查,在最严重的年份,可有70%~85%的蓝莓受害,较轻的年份也可达 8%~10%。僵果病的发生与气候及品种相关。早春多雨和空气温度高的地区往往发病严重,冬季低温长的地区发病严重。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不同。兔眼蓝莓在发病初期易受侵染;高丛蓝莓中的奈尔森、蓝塔、达柔、考林则抗病性强,而蓝丰、伯克利、蓝乐、早蓝、泽西、维口则易感病。
    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、地区选择降低僵果病危害。入冬前清除果园内落叶、落果,烧毁或埋入地下,消灭病原,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发生。春季开花前浅耕和土壤施用尿素也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。
    化学防治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生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。早春可喷施50%的尿素,开花前喷施20%的嗪胺灵可以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侵染,其效果可达90%以上。嗪胺灵是现在防治蓝莓僵果病最有效的杀菌剂。